学习践行

信息中心联合多部门 完成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信息系统切换工作

来源:机关第四党支部,信息中心 作者:袁西霞,李静怡 本页责编:王占荣,左彦 发布时间:2021-08-02 人阅读
字号:

图片1.jpg

根据《北京市医疗保障局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规范调整影像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京医保发[2021]17号)要求,为统筹研究、分批出台、动态调整、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医院在2021年7月24日零点进行了医疗服务价格信息系统切换工作。本次规范调整价格项目共504项,其中,废止项目197项,调整手术收费耗材7项。

此项工作由医务处牵头,医务处、医保与物价管理处、信息中心联合出台实施方案。信息中心前期完成了院内信息系统模拟环境搭建,供医保与物价管理处完成HIS模拟库维护。新医嘱维护完成后,信息中心从测试库把已维护的新医嘱导出,发给超声科普通放射科 CT室核医学科和预约系统的厂商,并监督各厂商在7月22日12点前完成各自系统的导入和对照工作。

图片2.jpg

7月22日下午,为做好系统切换的风险应对,信息中心将新医嘱整理到应急药品诊疗项目目录中,并向全院电脑派发,以确保切换时发生系统故障,医生可参照本地的应急药品诊疗项目目录文件,按处方管理规定为患者开具处方和各类检查申请单。

7月23日12:00以后,信息中心开始每隔1小时,梳理住院患者未取消、也未执行的停用医嘱信息,及时反馈给医务处。同时,进一步梳理数据库切换语句,确保万无一失。负责数据库操作的工程师张楠是第一次担当重任,他提前测试切库脚本,检查SQL语句的正确性,与田宗梅主任、王国锋副主任共同制定SQL执行方案,对数据库进行逻辑备份和物理备份,并与对口工程师做好数据恢复方案。23:50,信息中心接到医院指示,开始进行系统切换,张楠按计划执行SQL语句,10分钟切换完毕。

图片3.jpg

系统切换完毕后,田宗梅主任安排信息中心工程师分成3组,一组由王磊、杨旸负责窗口收费和自助机收费系统测试,二组由袁西霞、张楠、王雅颀重点测试普通放射科 CT室130条医嘱和超声206条医嘱,三组由田宗梅和王国锋在信息中心监控测试数据。

为保证新增医嘱项目万无一失,医院采取全覆盖测试,504条医嘱,全部进行测试。医保与物价管理处开具医嘱,收费处进行收费,信息中心测试收费后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接收医嘱,预约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自动预约,不能自动预约的需测试手工预约。为测试报到效果,测试组将没有预约到当天的医嘱改约到当天,再进行报到测试。

三个测试组有条不紊地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放射组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有部分项目部位对照有问题,及时进行更正。超声组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超声工程师升级时漏掉了一个检查室的电脑,及时反馈并升级。切换工作一直持续到24日凌晨两点多,500多条项目全部完成收费,放射组和超声组的项目测试也进入尾声,最后大家及时清理测试数据,完成测试。

图片4.jpg

7月24日一早,系统升级完成后,信息中心的王国锋和袁西霞主动到普通放射科 CT室超声科等医技科室,进行系统保障、巡查工作,巡查中超声科反馈,医改后的新医嘱项目内容不是很清楚,我们现场为科室导出了新医嘱项目名称和包含的子项目,方便科室查阅,巡查工作一直进行到中午12点。

时间短、任务重,信息中心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田宗梅、王国锋、袁西霞、王磊、张楠等党员同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带头加班加点,积极分子王雅颀也不甘落后,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测试到深夜,圆满完成本次医改任务。

(荐稿:田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