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离退生活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来源:离退休办公室 作者:奇 禾 本页责编:高璐,原驰

自去年四月退休,距今一年有余。这一年来,可以说是“流光容易把人抛,一片春愁待酒浇”,经历了郁闷、失意、彷徨、寻觅、奋起和快乐的过程。

一、要有健康的心态和强壮的身体

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及修养,必须有谈定、平和、乐观、包容的心态。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这就是我理解的谈定和平和。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告诫世人:狠则易老,怒责易老,忧则易老,惑则易老,惧则易老,愁则易老,厌学则易老,教倦则易老,没有工作称心则易老,不看有益书则易老,不跟少年学则易老,不站在前线而自甘落伍则易老。这十二条精当剀切,启人心智。退休后,解除了工作压力、脱离了纷繁的人情世故和紧迫环境,为强身健体提供了条件。

由于退休前未能做到坚持不懈的锻炼身体,多年的支气管炎发展到肺气肿、慢阻肺。虽曾采用过多次治疗,服了很多药,用了很多偏方但都不管用。退休后坚持晨练,5点起床到玉渊潭公园游泳(北京局俱乐部)、围绕两片(东眼镜片和西眼镜片)湖快走一圈或半圈、到健身器材场练臂力和其他自创项目(像呼吸操)等。3个月后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变。现在基本不喘了、不咳嗽了(过去每天早上起床咳10-30分钟;每天到下午4-5点喘30分钟左右)。锻炼半年后我感觉有劲了,精、气、神好转了。可喜的是这一年未住院(往年每到12月或来年1月必因感冒高烧住一次医院),去年底感冒发烧后门诊点滴3天就好了。今年连续4个月未开药。过去那种“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现象被“不畏浮云遮望眼”及“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所代替。

二、要增强学习力,不断改变思想和行为

在工作期间(2010年2月)曾以“奇禾“为笔名撰写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体会”被院网站连续分三次刊出,就新形势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及如何学习等问题的体会,目前点击量超过3000多次。

历史上名人对读书的认识和体会有着示范作用。东晋陶渊明劝人们要珍惜光阴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自悔读书迟。”宋代大哲学家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床前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过去由于工作忙,自己喜欢的书少时间或没时间看,退休了就不同了,有了充足的时间看书学习。在院志这二年,由于要与古文打交道,喜欢上了古文、古诗。这一年来,从学习古文基础知识到修辞句式,努力做到看懂古文古诗。粗略看了《四书五经》、《春秋左氏传》、《汉书》、《史记》等,阅读了长篇小说《曾国藩》、《红顶商人胡雪岩》、《大秦腔》等,以及《中国古代名人点子》,《低调做人的智慧》等20多本书。

由于喜欢古文古诗,去年七月份去南方(庐山、景德镇等)旅游时带上了原院党委书记林培基送我的有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的扇子,不到两天我就背下了《兰亭集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凡有名句、千古绝唱和我自己喜欢的古文古诗看过几遍都能完整的背诵下来。比如诗经的《关雎》、孔子《苛政猛于虎》、孟子《鱼我所欲也》、曹操《短歌行》、李白《蜀道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牧《赤壁》和《阿房宫赋》等。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到近代70多名作者100多篇古文古诗都能背诵。

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的视野开阔、知识更新、爱好增多、行为改变和生活丰富。今年初(1月11日)有幸参加了院退休办、院团委共同举办的《老少携手,朝夕相伴》座谈会。会前院离退休总支书记周书记(周媛媛)点名让我发言,如放到过去我会一推了之,可这次感到有话可说,这是通过学习心里有了底气的缘故。迅速打好了腹稿:“有幸参加院《老少携手,朝夕相伴》座谈会很兴奋,能和年轻人在一起让自己也感觉变年轻了;外边虽说是三九寒天,但这个座谈会很温暖、很温馨。因为它是《老少携手,朝夕相伴》,年轻人为老同志送温暖、送健康、做好事的活动。我院团委从历史上就有一个好传统(临退休前在院志办亲手编籍了《共青团组织》这章节),就是能紧密结合每个时期的形势开展适合团员青年特点的活动……” 我曾干过共青团的工作,如用微博上的话形容我与年轻人,那则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三、在一定范围内有所作为,发挥作用

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念、有毅力,使人从中得到精神寄托,锲而不舍地动脑、动手是人健康与长寿的重要因素。

退休后除不断学习和坚持锻炼身体外,就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刚开始时很不适应,总想找事做。说一句不好听的,那便是:闲的浑身痛。

在退休不到3个月时,为朋友去一个餐厅帮忙,该餐厅是某政府机关的自助性餐厅,每天只有早餐和午餐。我早晨5时30分上班到中午1时下班,干了近半年,因要出去旅游辞了工作。通过这段重新工作使我感到自己还是有用之人,“下得了厨房,进得了厅堂”。通过这段经历,我了解了外地进城务工人员的理想、工作、生活和诸多其他情况。过去自认为了解社会底层铁路工人和医务人员的艰辛,外来务工人员的谋生也同样不易,甚至更加艰难:有了病从不去医院看,而是自己买药吃;今年春节前,我所在的餐厅后厨有40%的人感冒发烧,均带病上班。为了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提高素质我专门开了博客,抽时间撰写了60多篇博文。有历史知识、文化学习、自然知识、情感和励志等诸多方面。很受年轻人好评,特别是酒系列,等着看、催着写;诸多博文被网友收藏,起到了激励、启迪人的作用。

除写作外,闲暇时还想找事做,不甘心“吃了睡睡了吃,形同造粪机器”的现状。“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经过苦苦寻觅,上月初终于找到了一份喜欢的工作,是有关于养生、健康、快乐的事儿。现已全身心投入到工作,把为人们输送健康理念、长寿知识当成我追求的目标,乐于为此奋斗!

由于退休时间不长,本文只是记录了一些心态和些许所谓做了的事儿。“人老了记忆力不行了”是懒惰人说的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是能发挥作用的。有了目标就有压力,有了压力就有动力,有了动力就感觉有意义。

(编者按:本文栏目旨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文章中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