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暴发朝鲜战争,美帝国主义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向中国人民的友好邻邦朝鲜人民共和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战火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丹东,鸭绿江大桥多次遭到美国飞机的轰炸。中国政府在发出严正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决定派出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并户作战,抗击美帝国主义发起的侵略战争。
报名参加抗美援朝
为了响应祖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在全国范围掀起轰轰烈烈的搞美援朝,我当时年龄小,只有十七岁,觉悟也不高,但由于受到全国爱国行动的影响,下决心报名参加抗美援朝,以表示自己的爱国情怀,当时自己还不懂得更多道理,但是知道爱国报国人人有责,不应分男女。爱国就要有行动,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就是热爱祖国的最实际的行动。
1951年7月,我所在的太原铁路局召开抗美援朝动员大会,号召大家响应祖国号召,积极参加报名。会后我背着母亲向领导送了报名申请书。领导上得知在全局几百名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名单中只有我一个女同志时,拒绝批准我的申请。领导同志找我谈话,动员我收回申请。他们说,你的精神很好,可是在几百人中只有你一个女的,生活多有不便,还是不要去了吧。在我的再三坚持下,领导上还是批准了我的申请。我参加抗美援朝的愿望终于实现了。1951年8月的一天,太原车站红旗招展,四百多名援朝战士胸前戴着大红花,在欢送人群的簇拥下登上火车,踏上征途。
我报名参加抗美援朝的事,事先没有给家里人讲,主要是担心母亲不同意,我1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年幼的弟弟妹妹住到舅舅家。我1950年从山西医学院护校毕业,分配到太原铁路医院当护士,一家人就靠我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我知道母亲绝不会同意我参加抗美援朝,所以我只能背着母亲报名,等成为事实后再向母亲解释。队伍出发前,我在太原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我要去东北出差,到了朝鲜我又写了一封信,说因工作需要,短时间回不了太原,让母亲放心。直到1952年我立了功,部队给家里发了喜报,母亲才知道真相,她是又生气又是高兴。生气是这么大的事不和家里商量,自己做主,高兴的是一个小丫头跑到朝鲜立了功。
艰难的行程
援朝队伍到达沈阳后,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四百多名援朝战士被编为几个小队若干小组,每个小队有队长、指导员,小组有组长、副组长。后勤部门给每个人配发了志愿军服和干粮袋进行了纪律教育和防空知识学习。强调一定要严守纪律,听从指挥,如遇敌机空袭,必须就地隐蔽不能乱跑。
1951年8月的一天晚上,我们的队伍在丹东登上了一列黑色的闷罐车。车箱内只有一盏暗淡的马提灯,大家相互对视着,没有一点声音。一会听到列车驶过大桥的声音,约10多分钟后听到守在车门的同志说,列车已驶过新义州。估计一个小时后,突然听到爆炸声音,飞机扫射的声音。列车放慢了速度,慢慢的停了下来。听到有人在喊,要大家立即下车,就地隐蔽。在队长、指导员的指挥下,大家迅速隐蔽到铁路两边的低畦处,我在同志们的帮助下跳下火车,隐蔽到路边的稻田旁。远处可以看到敌机扔下的照明弹,发出黄色的光芒。敌人的飞机在列车上空轮番轰炸扫射,就在我们隐蔽的前方,一个车箱被炸起火,冒着黑烟。大家都担心隐蔽在附近的同志是否受伤。直到敌机飞走,队长清点人数时,才知道有的同志被埋在泥土中,有的同志受了轻伤,多是被炸起的石块、泥土砸伤的。同志们都为没有受到大的损失而庆幸。有的同志说,这是对我们的第一次考验,大家听从指挥,没有暴露目标,才减少了损失。铁路被破坏,我们的队伍只好徒步前进。队伍照小队分散前进,公路上到处是弹坑,汽车、马车部队行进的速度都受到限制。再加上敌机的捣乱,随时都要准备隐蔽,所以前进的速度很慢,直到第三天夜间才到达目的地。一路上,同志们目睹了战争给朝鲜人民带来的苦难,几乎铁路、公路附近的城镇、村庄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朝鲜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生活用品极为短缺。
投入战斗
到达目的地后,我和另外几个同志被分配到担负抢修铁路的志愿军897部队医疗队工作。领导上向我们介绍了情况,对我们提出了要求。领导同志说,我们部队担负着保卫运输生命线的任务。清川江大桥是通往抗美援朝前线的咽喉,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要用生命来保护它,保证畅通,做到随炸随修,把生命线建成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领导上的讲话极大的鼓舞了我们的斗志,我们新来的战友都表示了决心,一定要向老同志学习,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坚决完成任务。
医疗队驻地是一个小山村,距离清川江大桥只有十多里路。医疗队的人数不多,但任务很重,经常执行抢救任务。在长期的共同战斗中,医疗队的同志与担负抢修任务的同志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大家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完成了保证暢通的任务。我们的部队多次受到表彰,多数同志都立功受奖。
(荐稿:曾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