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离退生活

春天——《心念党 诉感恩》系列

来源:离退休办公室 作者:曹月成 本页责编:高璐,原驰

春光明媚的四月,北京处处是盛开的鲜花,和风中飘来悠然的柳絮,嫩绿的枝条在阳光下轻轻舞动。春天,这令人神往的季节,总是让人浮想联翩。此时我不禁想起了2003年的春天。那时四月的北京处处充盈着令人窒息的空气,SARS、非典这些陌生的名词开始在人群中被谈论,被猜测。直到四月中旬紧张的气氛愈加浓厚,人人都感到一种危机,同时内心也升起一片迷惘。好在这样的日子很快过去,人们终于迎来了自上而下的透明和指示。每天的新闻,定时播报公布的疫情发展,使人们了解了政府的决心,心里踏实了。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各地抽调了精良的医护工作者夜已继日在小汤山组建了临时传染病院。使SARS患者能集中优质地得到救治。北京的各医疗单位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记得我院也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将一座对外开放的宾馆改造成一座设施完备SARS诊疗病区。在党委的领导下,党员带头与大批医护人员进入病区实行了全封闭的工作模式。大家忘我工作完全没有了时间和家庭的概念。战胜SARS,保全人们的健康成了大家唯一的目标,那时的医护人员成了全社会最可爱的人。他们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抢救生命、战胜死亡。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仅北京就牺牲了好几位医务人员,我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那年的五一节,我就是在SARS病区紧张的工作中度过的。2个月后,SARS总算被战胜,北京城又重新充满了蓬勃的活力。但是我想,如果能早早地敲响警钟,防范措施能尽早推广实施,北京2003年的春天还会那样惊心动魄吗?

几度春秋,2009年从墨西哥传来的H1N1流感再度考验了北京。这一次,从中央、卫生部到各部门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切实的指导。各医院及防疫部门都以最先进的设备,最完善的人员组织进入防疫状态,为每一位进入者测量体温,筛查疑似者,不放过任何疑点。北京面对这新的挑战以最快速的反应,最有效的工作很快打赢了这场战役。可以说,我们已把损失降到了最小。H1N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几乎没有,以至于很多人已将它遗忘。但是,历史是不会忘记的。两次突发的疫情,两场特殊的战斗,它们之中有那么多的相同和不同,又记录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书写记录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彰显了时代的进步,印证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及医务工作者思想认识的飞跃与成熟,是的,我们正是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强大的。

今天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已到了建国以来最辉煌、最令人欣慰的时刻,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开花结果。中央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不断提高,医疗卫生网已覆盖了全社会,从社区卫生服务站到三级甲等医院,配备了各种精密的仪器及高端的医疗设备,医院的环境也面貌一新,宽敞的大厅、清洁温馨的病房,医务人员精心的诊疗与护理,让病人如沐春风。以前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只占少数,而今北京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享受到了医疗保险,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无论老幼、无论贫富,大家共同畅饮这改革进步的琼浆。

但是,在社会上,也有少数人没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个别医务人员不能洁身自律,而民众中也有极少数用医保卡骗保者,这是令人痛心的,因此我想,合理的监管,通过各种渠道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也应成为卫生事业的一部分。从而让医生在有高超医术的同时更拥有高尚医德,让广大人民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要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让人们普遍懂得珍惜,让健康的生活更体面、更有尊严,这是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也是国家强大和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石,让我们为此、为人人心中拥有春天而努力吧!

(荐稿:曾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