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园地
路径导航: 首页 >>护理园地 >>护理动态

护理园地

美国进修学习见闻 ——由人性化的卫生间想到的

发表日期:2015-04-08 来源:护理部 作者:顾怡蓉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美国人把卫生间称作restroom或bathroom,而不是我们从小学到的单词toilet。大概美国人希望卫生间是个舒适的地方,toilet相当于汉语中的茅房,显然不能满足他们对卫生间的期望。

事实也正是如此,美国无论哪里的卫生间都非常干净整洁,而且人性化。卫生间中必备三种纸:一是手纸,功用自不必说;二是擦手纸,洗手后用来擦干手的;还有就是坐便器坐圈上用的纸,美国没有蹲式的便器,只有坐便器,这种纸解决了共享坐便器带来的为难,所以在这里出门不必备手纸,”Don’t worry, You can find it anywhere.”公共卫生间还会设置方便给Baby换纸尿裤的操作台、残疾人专用卫生间以及方便全家人一起使用的公共卫生间。

我想说的不仅仅是这些,让我们来看看医院病室里的卫生间吧,一样的简洁,安装有呼叫器、扶手。当心内科护士Joy帮病人倒呕吐物时,我看到坐便器上还有一个令人惊讶的装置——坐便器靠水箱侧安装了一个可上下收放的喷头,方便冲洗便盆。这样的设计真是人性化啊!既方便护士也方便了病人,我想一定不会再有病人或家属投诉邻床使用水盆水龙头冲洗便器了。

病房卫生间

公共卫生间旁的饮水处

供家庭一起使用的公共卫生间

公共卫生间洗手池

公共卫生间

这些虽然都是小小的方面,但是我忍不住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有而我们没有?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而我们做不到?

我想原因有二:一是他们非常尊重人,人的需要是第一位的。二是他们为满足人的需求所做出的努力。我们熟知,乔布斯带来了风靡全球的iphone;为了满足大学生的社交需要,哈佛大学学生的马克o扎克伯格创建了Facebook;Google公司为了让大家使用手机,又能免除不断低头盯着手机屏幕的烦恼而开发了Google眼镜……,他们挖掘生活中的不便之处,追逐改变,他们的开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美国还有很多人做着看起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事,但他们认为非常meaningful。例如有人募集旧家电,开办专门给孩子拆装的培训机构,以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有人帮助垂暮老人完成临死前的琐事安排,让他们安然面对死亡;有人甚至为教大家怎样正确系鞋带而走上TED讲台。这大概是美国人崇尚的价值观,帮助别人、帮助社会,改变生活、改变世界,使他们充满价值感。

如果把这样的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我想我们在人性化服务的道路上还可以走得更远、更好。

(其他作者:闯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