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一旦进入Advocate医疗系统,在开始接受诊疗前,就必须很好地进行身份识别,并且延续到诊疗的全过程,直至离开。他们是怎样来进行身份识别的呢?他们采用的同样也是腕带,但有很多不同。
一、佩戴腕带的范围不同
病人一旦进入Advocate Health Care均需要佩戴腕带,无论是住院病人还是门诊病人。我院是所有住院病人,而北京市的要求是昏迷、无法交流、小儿等病人。
二、腕带的颜色区分
不同于我院腕带对性别加以颜色区分,蓝色代表男性,红色代表女性,这里腕带的颜色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个病人有时会佩戴多种腕带。
白色腕带——普通病人
紫色腕带——抢救措施限制(如不做CPR、不插管、不做电复律、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使用升压药等)
黄色腕带——具有跌倒风险的病人
红色腕带——对某些药品、食品过敏的病人
三、腕带包含更多的信息
包括以下7个内容:
1.病人姓名:必须是全名,具有法律效应;
2.出生日期;
3.医疗记录号码(病历号码);
4.医保号码;
5.Advocate系统编号:Advocate Health Care拥有很多家医疗机构,每家医疗的代号。
6.条形码:床旁血糖监测时使用;
7.Aztec条形码:用于给药管理(病人给药前必须用扫描仪扫此条形码,身份无误才能给药)。
四、根据病人的年龄情况,有四种不同款式的腕带
1.成人腕带,适用于成年病人。
2.儿童腕带:又分为两种,小型的用于婴幼儿,大型的用于儿童、青少年。
3.NICU标识:适用于较小、不能独立移动的婴儿,和NICU有声腕带结合使用。NICU中较大的婴儿则使用小型儿童腕带。
4.家庭腕带:用于儿科病房或NICU中,患儿的看护者佩戴成人腕带,患儿佩戴儿童腕带。
五、病人身份识别的步骤大致相同
1.让病人陈述姓名、出生日期;
2.将病人陈述的信息与腕带进行核对;
3.如果病人不能陈述姓名、出生日期,则依据腕带信息;
4.再将腕带信息与医疗记录核对,所有的病人都必须核对三个内容:全名、出生日期、医疗记录号码。
特别强调的是不允许由工作人员陈述病人的姓名与出生日期来与患者确认,因为一些听力障碍或英语受限的病人可能会对错误的信息“Say Yes”。
以上是我所了解到的Advocate Health Care病人身份识别方法,无法说是他们的更好,还是我们的更好。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仅向大家作一介绍,给大家在改进病人身份识别的方法上提供参考。
(其他作者:闯冬梅;图片:闯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