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实施医改的冲锋号。自3月24号我院开始部署全面推开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3月29医务社会工作管理办公室、离退休办公室结合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计划,对我院离退“守护天使”志愿者进行了专项培训。3月31离退办、离退休党总支召开“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离退休干部培训会,我积极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的决策,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也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头一次遇到的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大事。看过卫计委提出的“关注医改聚心力,同心同德促发展”倡议书更觉义不容辞,下决心参与其中。我报名做调查员得到了批准。
大半生做医务工作,岗位上的那些工作早已是轻车熟路,而调查员这个工作从来没涉及过。有时在大街上商店里遇到过调查的,都离得远远的。我要做这项工作能行吗?怎样做调查员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我今年退休整10年了,在领导和同志们的鼓励下我上岗了。穿上带有“调查员”字样的绿色马甲,我又有了新的任务和责任。我将按医管局的要求,保质保量做好最初级的调查统计。
4月10号满意度调查第一天正式开始,这是医改启动的第三天。满意度调查员要做的工作是在院内各个科室专业组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在11点前完成上报数据。也就是说我们调查员需在10点半左右完成调查问卷交给录入员,给他留时间保障他11点之前上报数据完成。我信心满满。从早上8点到10点半,从门诊一楼跑到六楼,上上下下发卷收卷,我感到了这项工作的难度。时间太紧张了,我慌乱无序最后结果发了20份答卷不但没有全部收回,一把圆珠笔怎么也有六七只,现在就剩手中的一只了。真可谓丢盔卸甲心里不是滋味。
晚上回到家一边看这张问卷一边琢磨,明天怎么干。我仔细阅读了调查问卷。这份问卷一共三页A4纸,分三大部分共202个选项,从头看完掐时间用了8分钟。我想,被调查者拿到问卷就算5分钟答完怎么也得10分钟左右,那他候诊时间也许等不了那么久就去诊室了。如果他看完病再答卷急着回家,肯定不愿意。我改变了调查问卷的方法。我想采取问答的方式看看行不行。第二天,我问他答我持笔勾划。果然快了许多,但还是有点问题,这样虽然省了被调查者的时间,但耗费了我的时间。3个小时完成20份问卷还是有些难度。以后几天,不断总结经验改变方法,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年轻人采取自己答,因为他们久经考场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老年人采取一问一答式。他们有时爱跑题说得多一些问卷时间稍微长一些,我尽量满足他们,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如实的写在问卷上。从4月10号到5月4号,在医改的历史瞬间,我做了这样一项工作,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在这几天中,接触了社会各界人员,有普通百姓有铁道部老干部,有工程技术人员,有新华社驻外记者,有外地来京打工人员。听到了他们各种不同的对医改的发声。感受到了不同学历、不同资历、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病种的人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做事方法,也碰到了火爆脾气的也遇到了温文尔雅的,但是他们都对我们的医改充满了希望。
我是一名注册志愿者,我积极响应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出的“关注医改聚心力,同心同德促发展”倡议——做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坚决拥护者,主动学习做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一线的坚定支持者,发挥余熱做医改实践的积极参与者,为党和人民事业继续传递正能量,为改革倾心尽力。
我是一名老党员,我参与,我出力,我自豪,我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我是医院管局满意度调查员。
(编者按:本文栏目旨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文章中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