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路径导航: 首页 >>党建园地 >>支部动态

党建园地

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两代勇士

发表日期:2020-02-24 来源:急诊ICU党支部 作者:古旭云,郑云辉,臧学峰 本页责编:左彦

a1.jpg

在武汉一线抗疫的医疗大军中,活跃着两个来自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分别是58岁的陆非平主任医师和34岁的臧学峰主治医师,虽然是两代医师,却秉承着同样的奉献精神。陆非平是一名有着30年从事重症临床经验的老医生,曾经在部队锻炼3年,现担任急诊党支部组织委员和北京肿瘤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北京市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自东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我院从事重症医学工作,师从于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大为教授;陆大夫平时就对病人特别认真负责,稳重踏实,积极肯干,团结同志,曾经在内蒙扶贫3个月就受到当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牧民称他是草原上最值得信任的人。虽然他年过半百,但是始终坚持一线工作和夜班工作,任劳任怨,言语不多,是世纪坛医院急危重症抢救的一把好手,业务能力强,尤其擅长纤支镜、气管插管、经皮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脏起搏、ECMO等技术。

a2.jpg

另一名臧学峰主治医师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博士,他毕业于解放军医学院,年纪轻轻也是个老党员,急诊ICU团支部书记,曾被评为北京市医管局优秀团干部。

当武汉出现疫情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响应院党委的号召,作为第一批援鄂大军的主力部队,他们被分配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陆主任主动请缨老年病人最多的12层西病区,本来队里照顾他年纪大,不让他值夜班,但陆主任坚决不同意,他说:我有决心战胜这次抗疫阻击战,我是一名老党员,更应该为年轻人带个好头,我要求值夜班。就这样他处处身先士卒地冲在抗疫最前线,哪里有困难哪里上,每日认真查房,仔细询问每一位新冠病人的情况,细心为病人讲解病情,消除他们心里的恐惧,耐心疏导劝解病人配合治疗,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往往是从早上一直查房到下午两三点,经常错过吃午饭。当他看到有些老人非常虚弱,无法站立去厕所,还主动帮助老人解决难以启齿的大小便问题,病人感动地拉着他的手,热泪盈眶地对他说:“谢谢北京来的陆医生,你们对我像亲人般的关怀,我永生难忘,感谢你们对武汉人民的支援!”

a3.jpg

一天夜里收治了一位呼吸极为困难的病人,口唇紫绀非常明显,未等护士呼叫,陆非平主任早已一个箭步冲上去,和值班护士一起将老人安顿在抢救床上,先给予病人高流量吸氧鼻塞固定在病人鼻孔上,但是病人脉氧饱和度仅上升到80%,当时情况非常危急,病人需要紧急行经口气管插管抢救,他赶紧叫来一同值班的臧学峰大夫快速将呼吸机推至床边,调整好参数,两人不顾被感染的风险,迅速经口给病人进行气管插管抢救,过程非常顺利,病人的呼吸困难症状迅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3%以上。同时陆主任又指导护士赶紧脱掉病人裤子,对皮肤消毒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短短十分钟,就迅速建立了静脉通道进行输液抢救。他们穿着笨重的防护服,本身戴着高度近视的眼镜同时又戴上护目镜,给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及挑战,这对体力也是很严峻的考验,但他们仍然顽强拼搏,快速精准地完成了抢救,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同病房的医师、护士无不竖起大拇指纷纷赞扬他们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他们这种为了患者的安全,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学习,为我们树立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荐稿: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