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百科
烟雾病是个什么病?
烟雾病,也称为Moyamoya病,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为特征,并继发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一种脑血管疾病。1969年,由日本学者Suzuki和Takaku首先报道。由于这种颅底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图像上形似“烟雾”,故称为“烟雾病”。烟雾状血管是扩张的穿通动脉,起着侧支循环的代偿作用,是该病的重要特征。
发病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有学者认为烟雾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据大宗病例统计学分析显示,烟雾病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局部反映,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主要病理改变是颈内动脉内膜弹力纤维增生,逐渐使颈内动脉管腔狭窄,最终发生闭塞。
烟雾病脑血管造影表现分期:
I期 颈内动脉末端狭窄,通常累及双侧
II期 脑内主要动脉扩张,脑底产生特征性异常血管网(烟雾状血管)
III期 颈内动脉进一步狭窄或闭塞,逐步累及MCA及ACA;烟雾状血管更加明显(大多数病例在此期发现)
IV期 整个Willis环甚至PCA闭塞,颅外侧支循环开始出现;烟雾状血管开始减少
V期 IV期的进一步发展,烟雾更加减少,颅内颈内动脉系统主要脑血管全部消失
VI期 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完全闭塞,烟雾状血管消失;脑的血供完全依赖于颈外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侧支循环
I期:颈内动脉末端狭窄;
II期:产生烟雾状血管,远端动脉扩张;
III期:烟雾状血管增多;
IV期:烟雾状血管减少,远端动脉不显影 ;
V期:烟雾状血管极少,主要动脉分支消失;
VI期:烟雾状血管消失,大脑主要靠颈外动脉供血。
烟雾病的分型:
1、TIA型:最多见,约见于全部特发性烟雾病的70%。临床特点是反复发生一过性瘫痪或力弱,多为偏瘫,亦可为左右交替性偏瘫或双偏瘫。发作后运动功能完全恢复。病程多为良性,有自发缓解或发作完全停止的倾向。极少数病例伴有半身惊厥发作、头痛或偏头痛。罕见一过性感觉障碍、不自主运动或智力障碍。
2、梗塞型:急性脑卒中,导致永久型瘫痪、失语、视觉障碍和智力障碍。
3、癫痫型:频发癫痫发作,部分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伴脑电图痫样放电。
4、出血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实质出血,见于年长儿和成人病例。
临床症状:
①颈内动脉闭塞引起的脑缺血
③轻者表现为短暂性一过性脑缺血、头疼、癫痫、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及视力视野改变等。
④重者则以脑梗塞或脑出血起病而危及生命
烟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安全防护、防止跌到等意外发生
(3)饮食护理:控制血糖、嘱其多饮水,防止血液粘稠。给予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
(4)病情观察及护理:适度控制血压、注意观察疏通血管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5)呼吸道护理
(6)排便护理
(7)完善术前检查:脑血管造影术相关护理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四肢活动、保持生命体征稳定维持血压在基础血压或略高水平(高于基础血压10-20mmHg)
(2)体位护理:术后患者清醒予抬高15-30°,头偏向健侧,保持患侧头部顺直体位,翻身动作轻柔,可以在旁人协助下向健侧翻身,要特别注意避免压到术区伤口
(3)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禁饮禁食,6小时后进少量温开水,术后1-2天,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半流饮食,普食,禁止一些刺激性食品,如辛辣食品或热面条,以免进食时过度换气,导致脑血管痉挛,使新建血管发生缺氧甚至闭塞。术后未排气前,不可喝牛奶等产气食物,以免引起胃肠道胀气.
(4)引流管护理:固定好,保持通畅,观察引流管液的颜色和量
(5)预防感染:引流保持密闭,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部位清洁
(7)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