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路径导航: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2025世界手卫生日:手套与洗手构筑健康防护双防线

发表日期:2025-05-05 来源:感染管理处/疾病预防控制处 作者:苑晓冬 本页责编:李春慧,范晓,张洁

3.jpg

每年的5月5日是“世界手卫生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旨在强调医疗护理过程中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性。今年的主题是:合理使用手套,时时牢记洗手(It might be gloves. It's always hand hygiene),强调合理使用手套,手卫生始终是感染防控的核心措施,手套的使用不能替代手卫生。因此,无论是否戴手套,都应进行正确的手卫生,这才是阻断感染传播的第一道防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时候必须佩戴手套、如何科学正确洗手。


必须戴手套的临床场景

4.jpg

1.接触患者体液或污染物品时

操作涉及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体液(如静脉穿刺、导管拔除、妇科检查);处理明显被体液污染的器械、医疗废弃物或环境污染物(如清理呕吐物、污渍)。

2.执行高风险侵入性操作

手术操作(如外科手术);无菌操作(如中心静脉置管);接触患者破损皮肤或黏膜(如压疮护理)。

3.特殊感染防控需求

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传染病患者;处理化疗药物、全胃肠外营养液等高风险制剂。


手套的使用注意事项

1.手套和裸手一样容易被污染,手套虽然能保障医护人员手部免受污染,但并不能提供100%的保护,同时没有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保护,违反了标准预防。

2.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佩戴手套后,应立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手卫生5时刻”进行手部清洁。

3.一副手套仅用于一个患者或一次操作,故诊疗、护理一个以上病人时不要戴同一副手套。

4.手套破损或污染后立即更换,并彻底洗手。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并应避免重复使用手套。


什么时候进行手卫生?

5.jpg

手卫生包括了洗手与手消毒,在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单独洗手、手消毒以及先洗手再消毒。

应当洗手情况: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2.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

应当卫生手消毒情况: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应当先洗手,然后再卫生手消毒情况:

1.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后。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洗手还是手消毒,都要遵从手卫生的5时刻:

1.接触患者前。

2.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3.暴露患者体液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等后。

4.接触患者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

6.jpg

科学的洗手方法

7.jpg

WHO推荐的“七步洗手法”仅需40-60秒,洗手的方法如下:

1.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

2.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内外夹弓大立腕):

内: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弓: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大: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腕:右手握住左手手腕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穿着短袖工作服时可增加此步骤)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5.擦干。

(荐稿: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