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形外科

疾病案例

【糖尿病足案例】患者女52岁糖尿病足成功治疗案例

来源:矫形外科

  52岁,女,左足远端背侧区域有一6个月的溃疡,创面于一年前摔伤出现,之后出现间歇性肿胀和行走困难,由于创面区域反复感染,该患者前后一共经过两次清创,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当地医院进行创面换药,来我院时已停止应用抗生素,因为步态不稳定,患者平时大部分活动需要依靠轮椅,既往史显示,患者没有很好地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周围神经病变、青光眼。查体显示,生命体征平稳,左下肢证实保护感觉消失,可触及足背、胫后动脉波动,足踝周围存在指压性水肿,在足背有一4.5x2.1cm2的创面,可以探及骨骼层,有脓性渗出物。创面周围有红斑,x光片和CT显示向外侧半脱位,第二到第五跗跖关节背侧半脱位,在跖骨基底部有碎片显影,关节囊内骨质溶解,另外,第一跗跖关节存在不完全的损坏。核磁显示,大范围的骨髓水肿与第一跖骨可疑性骨髓炎,这些都支持该患者患有夏科氏关节病的诊断。

  术前实验室分析:胸片、x片检查、心电图。无创的血管检查包括:踝肱指数、脉搏容积治疗仪,这些都没证明患者动脉闭塞,血管外科会诊认为,适当的肢体保存,同时不进行远期的血管干预,这个病人进行了第一跖骨溃疡切除术,并做活检,同时骨与软组织培养,显示肠杆菌生长,组织病理学检证实第一跖骨基底部有慢性骨髓炎,两天后第二次手术进行了部分切除第一跖骨基底,在缺损并放置抗生素骨水泥珠。感染科建议,静脉输注头孢吡肟6周,期间用夹板固定来维持患者的非负重状态,门诊监护两周。在完成全身抗生素治疗后没有临床证据证明急性感染,患者再次接受溃疡清除术,移出抗生素骨水泥,进一步在第一跖骨近端和第一跗趾背侧进行清创,由于软组织缺损和骨外漏,从大腿同侧取皮,用踇展肌进行覆盖,一次性闭合伤口,不能闭合的伤口用植皮的方法闭合,6周后,拆除外固定架,由一个膝下石膏进行固定过渡到由特制的鞋进行固定,术后11个月该患者可以行动,症状没有再次复发。

图片27.jpg

  术前X片

图片28.png

  临床图片

  纤维颗粒和骨外露以及左侧夏科氏足关节炎,这个患者遭受溃疡、骨外露,并进行了软组织及骨培、骨活检,组织病理学分析明确第一跖骨基底部骨髓炎诊断,二次外科清创,放有抗生素链骨水泥

图片29.jpg

  6周后去除骨水泥珠,进一步清创,最后关闭创口,取踇展肌皮瓣手术。

图片30.png

  旋转皮瓣覆盖缺损部

图片31.png

  肌肉缺损的区域用植皮的方法进行修补,一个用于减负的环状外固定架进行严格的减负、皮瓣监测、固定左下肢

图片32.png

图片33.jpg

  最终的X片

图片34.jpg

图片35.png

  临床照片

图片36.jpg

  X片和临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