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

科室新闻

走进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发表日期:2012-04-01 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焦 威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作为全院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病房,我们消化内科全体护理人员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我科自2010年4月被选为我院首批开展优质护理的5个示范病房,至今已有七百多个日日夜夜,目前我科共有30张床,14名护士,两名助理护士。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后,病房比以前更加安静、整洁、规范,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医护患关系更加和谐。通过全科护士的努力,我科护理组被评为2011年北京市卫生局100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我科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用心服务”的宗旨。我们改变了传统排班模式,逐步实践,提升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更加规范,我们的护理队伍开始从点点滴滴发生了变化。

每天早上7:30,早班护士微笑着做晨间问候和护理,为患者和家属带来真挚的问候,并为每位患者整理床单位、病房等。对病情重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夜班护士和助理护士为患者做口腔护理、洗脸、喂饭等;对生活能自理的患者,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健康教育,从入院直到出院,护士们始终和患者及家属们进行温馨的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对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我们协助他们定时翻身、拍背。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但看着患者舒适地躺在整洁的病床上,大家一天的劳累全部烟消云散了。

上午是治疗最繁忙的时候,我们不断巡视病房,主动及时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患者们越来越信任护士了,我们对患者的称谓也由以前的几床或某某某,转变成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病人听起来觉得亲切,有犹如在家的感觉。在沟通和交流中,增进了医患感情,减少了矛盾,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中午,我们主动为没有家属送饭或输液仍在进行的患者在食堂订餐,积极询问患者对饮食是否满意,针对病人意见,和膳食科联系改进。

我科经常收治一些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当患者发生大出血时,经常吐得到处都是鲜血,患者解柏油便时整个楼道都会闻到一股腥臭味,有些患者还带有乙肝病毒,而我们的护士从来都没有嫌弃过,对待患者同样和蔼细心,帮助患者擦洗,做好生活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帮助患者从心理上得到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护士更是注意翻身及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在工作中,我们注重与患者的心理沟通,给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

当然,创建活动离不开院领导和护理部的精心指导。护士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基础护理工作时间表,实行人性化弹性排班。大家分工合作,明确岗位职责,全科护理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创新、人性化服务,得到了病人的称赞。

创建活动不仅得到科主任和全科医生的大力支持,还与不断转变护理服务理念的全科护士的支持密不可分。大家积极响应,练习基础护理技术,争创技术能手,开展文明用语和微笑服务,为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进行生活照顾,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对病人病情开展有效护理工作,牢记安全和生活护理同等重要,把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也渗透在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中。实现了生活护理到位、治疗护理安全,体现全程、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打造温馨病房的服务品牌。

(图片:宋彬,黎晓琴;荐稿:黎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