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园地
路径导航: 首页 >>护理园地 >>护理动态

护理园地

【我和患者的故事】那双握紧的手

发表日期:2023-05-04 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张茹 本页责编:范晓,张洁,左彦

在我进入医院工作期间,也曾遇到过不讲理的患者,但更多的是互相理解的病人。双向的理解和信任让我心生温暖,每想到一件事,都会支撑我勇敢地走下去。

小时候的我体质薄弱,是医院的常客,那时我有了对护士的初印象。她们一袭白衣、笑意盈盈却引得孩子们纷纷声泪俱下。高中时,爷爷手术我又久违的再次踏进医院,那时在我眼中,护士好像是拥有魔法的天使,在看似引发爷爷痛苦的操作中,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将病魔驱逐。2019年末大学假期,武汉疫情爆发,护士们化身白衣战士,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与病毒对抗,将自己的汗水倾洒在防护服内,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到保卫人民的战斗中。那时,我知道我选择了一份崇高、负有责任却辛苦的职业,我以后即将和她们一样,承担起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并真心期望自己以后如同千千万万个她们一样,成为病人被阴霾笼罩中的一缕阳光。

在医院中,让我感觉最不一样的科室是产房。来这里的人,是带着对新生命的期许,她们是不用被称之为患者的人。哪怕有风险,她们依旧积极又充满希望地等待新生命的到来。

我曾遇到一位产妇,她已泵上了缩宫素,却还是迟迟没有动静。她说她着急又害怕,希望孩子能顺利出来看看这个世界,但预测的孩子体重不算小,担心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危险。面对她焦虑的心情,我常常去安慰她,每次给她测量胎心的时候,我都会轻轻告诉她:“不要着急,孩子正在准备和你见面呢。”不知道是不是肚子里的宝宝常常听见我们的谈话,终于在那天下午,宝宝准备好来见识这个世界了。我和老师们为她准备好生产用品,把她的床变成了生产床,协助她摆好截石位。老师们给她消毒,教会她使劲的方法,穿上手术衣准备为她接生。

生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产妇要运用力量将孩子顺着产道一点点推出来。她忍不住疼痛到失声大叫哭泣,老师们再三叮嘱她不要哭喊,否则力量会被分散。我走过去,递给她一只手,为她加油,每当她用对一次劲儿,孩子都离这个世界更近一步。她紧紧握着我的手,她每次使劲的时候,我甚至感受到我的手快要折了,但我从未想过抽离。在孩子未见世的时刻,这是她一个人的战斗,我能做的就是给她力量,像这样握住着我的手,我愿把一切的力量都传给你。

在她不断的努力中,孩子的头出来了!老师们麻利地为她接生、剪脐带、缝针……孩子哇哇的哭声响在耳边,电话那头是爸爸和外公外婆高兴又心疼的声音和一遍一遍对护理人员的感谢。她握着我的手松了一些却未完全松开,我低头与她对视,她泪眼婆娑地望向我。那一刻,我们之间什么都没有说,却也什么都说了。我与她之间互相成就,我懂她对我的感谢与怀胎十月生产的痛和开心,她懂我从心底为她高兴并真诚给她力量。我陪着她顺利生产,她给予我这份职业的荣光。我给她的孩子印脚印、称体重、量身长,我抱着小小又柔软的一团送到她的怀里。这是她第一次拥抱自己的孩子,孩子感受到母亲的气味,慢慢停止了哭泣,我静静地看着这温暖的场景。孩子啊,你知道吗,你出生的这天不仅为你的家庭带去希望,也让刚刚步入工作的我更加热爱我的事业、坚定我的选择,让我明白护患关系的平衡,不仅在临床工作中,更在与对患者的精神支持中。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只是每天万千小事中的一件。也许,它不如一线救援事件那般耀眼,也许,它不如高超专业经验挽救生命那般的非同凡响,但就是这样小小的事件、那双握紧我的手、那个小小软软的孩子,是我每每在工作中受到挫折,都能坚持走下去的无限力量。

护理事业有波澜壮阔,却也少不了细致入微。临床经验的累积固然重要,但理解病人并给予精神支持,也是护患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步。莫笑吾家仓壁小,棱层势欲摩空。相知惟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天作高山谁得料,解嘲试倩扬雄。君看当日仲尼穷。从人贤子贡,自欲学周公。

我的思绪飘到大学许下南丁格尔誓言那天,礼堂里响彻着“我志愿献身护理事业,奉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坚守救死扶伤的信念……将毕生精力献给护理事业”。这样的誓言,我们每个人都许下过,从此我们穿上白衣,将那时坚定的心化作汗水,挥洒在每一个病房里。

(荐稿: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