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园地
路径导航: 首页 >>护理园地 >>护理动态

护理园地

【我和患者的故事】心有繁星 沐光而行

发表日期:2023-05-08 来源:肿瘤营养与代谢中心 作者:高静 本页责编:范晓,张洁,左彦

2023年的春天到来了,大家脸上的笑容重现。回首被疫情笼罩的三年时光,我们经历了恐慌、愤怒、悲伤与焦虑,温暖、感动、团结与热血。作为医护人员,身担重责,如我们宣誓的那般: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在大家争相报名支援前线的时候,我毅然报上了我的名字。虽然心里有忐忑,有未知的不安,但每日上升的确诊例数不容我们有一丝犹豫,只能立即行动起来。被通知要出发的时候,我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院里给准备了统一的衣服和各种用品,科里的同事也帮忙准备行李物资,满满一箱,承载的是所有人对我的祈愿和祝福。我坐着医院指派的车辆,向着前方战场驶近。

来到小汤山医院后,我们建立了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培训第两天就开始接收客人。在这里,他们不像在医院里的病人、患者。他们是远在异乡,归国的学子或者探望亲人。疫情期间,隔离不隔心。我们需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给予游子归家的温暖。在隔离间,她们也会有紧张、焦虑和无助的情绪。在每人的房间里,我们都会留下一封信,留下我们战备区全体家人的美好祝愿:“亲爱的旅客,欢迎您回家。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我们能走上街头繁华与共!”当他们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历经几十个小时的转机,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也收到了一封封回信、感谢信,在这一封封的信件中,我近距离感受到他们内心的不安与担忧。

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时候,也许中国是最安全的地方。在这途中,他们会历经核酸筛查、抽血、酒店隔离、国际转机、国内转机,连续两三天的行程,回到家人的身旁,在这一步步前行的路上,除了物理因素的阻碍,还有心灵上的隔阂。有位旅客坦言:“从落地北京机场的那一秒钟,我的心安了,机场的检疫人员说;回到家了,别怕。这里有吃的喝的,请有需要找我拿……来到小汤山的时候,这一路奇怪的感觉,想哭又没有哭,直到护士小姐姐帮我抽完血,向我介绍完房间,想了很多。感谢一路上来帮助我的人,她/他们也是别人的孩子、别人的父母。愿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试炼的尽头是花开万里。只要我们在一起,沙漠也会变成大海。”

也许我们与她相处不超过24小时,能在这里让她感受到心灵的滋润,我也倍感自豪,像冬天里的一把火,黑暗中的一束光。这不单单只是工作的驱动,更是想为她/他们在回家的路上给予更多的帮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中华民族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和挑战中奋发强大,凝心聚力,不畏艰辛,勇毅逆行,众志成城,奋勇向前。我们满怀热情与期待,经历挫折考验,最终到达胜利和光明的彼岸。

(荐稿: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