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肠梗阻综合治疗病房

科室新闻

加入新团队 退伍不褪色

发表日期:2018-07-30 来源:胃肠外科二病区 作者:陈永兵 本页责编:闻卓

在这金黄的夏日,我收获转业命令,心情很乱,既憧憬着自由生活,又有些不舍和不安。从35岁到44岁,我都生活在军营,荒漠练兵、中外军演、三九集训、高原备战,受过奖、立过功。现在要离开这熟悉的一切,从头再来,多少会有些不舍,更多的是对未来不确定的不安。因为之前我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一点不了解,当时是冲着石汉平主任来的。不过,当我在办理入职时就感受到了整个医院的和谐和守规矩的氛围,让我的心逐渐平静。记得我接诊首位患者是慕石主任名而来,千里迢迢来治疗胃癌,该患者已经在兰州某附属医院做了剖腹探查,未能切除肿瘤又关上了,判了6月"死缓″。患者入住后,我们仔细研读CT片后,感觉肿瘤虽然紧挨着致命的腹腔干,但能够剥离,病人能够获益。于是先进行了一段时间营养治疗,随后完整切除肿瘤,术后8天痊愈出院。患者很感激,说他们是经历恐慌、希望、失望、四处求医到一丝光亮、意外惊喜、重生的心路历程。至今该患者每次回来营养治疗时都会提起这段感受。还有一患者也让我记忆深刻,该患者一年前在武汉某附属医院做过总管囊肿手术,术后残端囊肿癌变,侵犯到胰头及十二指肠导致梗阻,不能进食,在该院行胃镜检查时又致胃穿孔,腹膜炎,治疗两个月保住了命,但体重只有30千克。因此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石主任,经过精心的营养治疗和康复锻炼,患者由轮椅推入,长期卧床,到自由行走,到一口气能快走500米,这段时间又进行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解决所有问题,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儿子在深圳做公司,动情地对我们说:“没有去深圳、广州,直接追随石教授过来,因为我们只信任石教授。”这是我在科里短短两个月里亲自遇到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打消我当初的顾虑,虽然我来之前手术量很大,每年几百例,但都是首诊病人、常规手术,像这样省内顶级医院手术后又来做手术的少之又少,因此,在这里我感到了更被需要的感觉。正如石主任所说:“到北京的病人,尤其到我们科的病人,基本上都是最后一站,如果我们不尽力去救,病人只能回家等死。医生的价值不就是被患者需要吗?”

image001.jpg

现在我更坚定了我的选择,因为这正是我苦苦希望追寻的团队。浩荡春风今又起,如今铿锵再前行,我曾经是军人,现在是退伍军人,退队不退色,在这里我又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