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肠梗阻综合治疗病房

科室新闻

第十二届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会议隆重召开

发表日期:2018-08-27 来源:胃肠外科二病区 本页责编:闻卓

会场1.jpg

营以载道,镌刻初秋的希望;养成天下,谱写时代的乐章。8月25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会议在北京九华山庄拉开帷幕。参加此次大会的嘉宾及领导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徐建立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程京教授;国家医保局异地就医结算专题小组负责人黄华波司长;国家卫健委李大川处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注册司辛敏通处长;以及来自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主席André Van Gossum教授;美国临床营养专科医师协会主委李兆萍教授;日本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主席Takashi Higashiguchi教授;还有国内知名营养老专家贾汝梅教授、詹文华教授等,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二届主委李宁教授、第三届主委蔡威教授、第四届主委于健春教授、第五届主委石汉平教授、候任主委杨桦教授和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等。

徐院长.jpg

徐建立院长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临床营养从原来的养生手段不断向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转变,石汉平教授提出了“还营养治疗为一线治疗”的口号。北京世纪坛医院至今已有103年的历史,目标是打造以肿瘤为特色的“大专科、强综合”、各学科共同发展的学院型品牌医院。当前我院肿瘤专科发展十分迅速,在综合治疗、免疫治疗、微创治疗、肿瘤营养等方面特色鲜明。在医院建设中,我们的目标是建立“无栓、无痛、无血”医院,这次大会石汉平教授提出在全国建设“无饿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首当其冲,以积极的行动支持“无饿医院”的建设,努力推动临床营养的大力发展。

贾汝梅.jpg

河北医科大学德高望重的贾汝梅教授深有感触地说:“2004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成立之初,我就当选常委,从第一届开始到今年,我参加了12次年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30多年来亲眼目睹了我国临床营养事业的发展,营养治疗从以外科医生为首,发展到今天多学科医生共同参与的局面。分会成立以后,在每一届领导的带领下,分会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成立了6个学组,11个协作组,今后还会扩大。肠外肠内营养分会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分会,年会规模不断扩大,参会人数逐年增多,今年设立了1个主会场,36个分会场,293个学术讲座,近3000人参会。每一届分会领导继承优良传统、继续创新,带领分会不断发展壮大。营养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在分会的带领下践行‘还营养为一线治疗’,最终让患者受益。”

未命名_meitu_0.jpg

大会还颁发了终身成就奖、杰出贡献奖、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等奖项,分会主任委员石汉平教授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将大会推向了高潮。

石汉平.jpg

石汉平学术演讲.jpg

会场2.jp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在大会上共获得四个奖项。其中王晓琳、张艳的论文获得优秀论文二等奖,石汉平的论文获得优秀论文三等奖。石汉平的壁报获得优秀壁报。

论文获奖.jpg

268366682234412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