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突发脑卒中命悬一线,绿色通道溶栓力挽狂澜
2019年8月7日8:59,一名突然倒地30分钟的61岁路人被好心人(后经证实为我院儿科护士高红梅)及时发现后由120送到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室。神经内科院总郭琳佳医生接诊后迅速检查发现患者病情严重,剧烈头痛、反复呕吐,言语含糊不清,左侧肢体完全不能活动,NIH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严重程度评分,分数越高提示病情越重)16分,拟诊急性脑卒中可能,立即启动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神经内科监护室负责人张运副主任第一时间到场指导急救工作,指挥急诊护士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抽血、送血标本,并全程陪同患者一起快速前往CT室,一路争分夺秒,不敢有丝毫延误。
9:12头颅CT未见脑出血,卒中急救团队医生们一致明确判断患者为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可能,发病在静脉溶栓3小时时间窗内,符合溶栓指征且无禁忌症。向患者家属告知其最好的治疗即尽快为他实施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轻则瘫痪在床,重则有生命危险,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家属被卒中急救团队的快速协作和果断的决策能力所震撼,表示相信医院、相信医生,全力配合治疗。患者随即收入神经内科监护室,护士林雪、王宏静也早已备好溶栓药等待医生下达最后的医嘱指令。
9:21开始静脉溶栓,此刻,DNT(即患者从就诊到用药时间)只用了22分钟,比我院DNT中位数水平(26分钟)还大大缩短了4分钟,目前在全北京市医院排名中名列前茅。
10:11患者突然出现胃出血,考虑到对患者的安全考虑,只能暂停静脉溶栓,此情此景,治疗处理起来更加棘手,患者和家属刚刚燃起的希望真的就要破灭了么?“我们不会放弃,还有机会!”卒中急救团队的医生们如是说!因为此刻卒中急救介入组赵星辉和席春江医生也已经为患者桥接动脉取栓做足了准备。
11:25脑血管造影证实右侧颈内动脉终末段闭塞,取栓1次,取栓2次,医生们背着厚重的铅衣,任由汗水浸湿衣背,只为给患者争取最后的机会,取栓3次,血管终于再通了!虽然已经顺利完成手术,24小时内仍可能出现再次梗死,灌注损伤,脑出血等潜在危险,因此前期护理观察显得尤为重要,护士丝毫不敢松懈,每小时测瞳孔,生命体征,观察意识情况。并且帮助进行治疗及康复训练,患侧肌肉按摩,翻身,扣背,就在这点滴训练之中,病情一天天好转,患者已可以和家属进行简单交流,左侧肢体已能抬举,NIHSS评分由16分降至11分,家属对治疗十分满意。
历时2小时余,在这场与时间、与生命赛跑的较量中,我院卒中急救团队成功的将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过来。当患者命悬一线时,他们挺身而出,争分夺秒,不负患者性命相托;保驾护航后,他们默默守护,不敢丝毫松懈。主管杨晓娜医生制定接下来周密的治疗方案,及时处理患者出现任何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和家属沟通。最终患者在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下,病情得到进一步的改善,NIHSS 5分,于住院第6天顺利转出监护室。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美国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显示,时间每延误1分钟,则会增加190万脑细胞死亡;脑血管再通每延误30分钟,良好预后减少10%。所以对脑卒中患者来说,发病后的每一秒都很重要,争取时间就是争取生命。仅仅22分钟,神经内科卒中急救团队便完成了患者从入院到静脉溶栓治疗,比业内公认的“黄金1小时”标准快了整整38分钟,充分体现了医护人员精湛的急诊急救业务水平和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他们深知被患者真实的需要着,因为手握生命的光亮,只要生命的微光闪烁,他们竭尽全力为患者驱散阴霾,照亮希望,询问他们为什么不停奔跑,不肯放弃,他们回答:因为我们是医者。
(荐稿:张运)